这一临床结果凸显了relma-cel在中国CAR-T市场的显著竞争优势,包括其极富竞争力的安全性和疗效。
Ritlecitinib是新一代共价激酶抑制剂,对Janus激酶3(JAK3)和表达于肝细胞癌(TEC)激酶家族中的酪氨酸激酶成员具有高选择性,能够抑制IL-15和CD-8细胞因子的信号传导,而这两种细胞因子是驱动免疫系统杀伤毛囊细胞的重要因素。目前,辉瑞正计划将2b/3期数据与正在进行的长期研究的结果相结合,以期获得FDA对于Ritlecitinib的批准。
如果Ritlecitinib成功上市,预计在脱发方面的销售额就可能超过10亿美元。当地时间8月4日,辉瑞公布了每日一次的JAK3/TEC抑制剂Ritlecitinib用于改善斑秃患者毛发再生的2b/3 期ALLEGRO试验结果,显示50mg和30mg剂量均达到主要疗效终点,在治疗6个月后头皮脱发≤20%的患者比例高于安慰剂组。辉瑞JAK3/TEC抑制剂达到临床终点,成功促进毛发再生 2021-08-07 08:57 · angus 泽璟生物自主开发的JAK小分子抑制剂杰克替尼也已经进入临床试验,作为乳膏用于治疗轻中度斑秃。结果显示,50mg和30mg剂量组均达到主要研究终点,患者头发再生及头皮脱发面积≤20的比例明显更高此外,Amgen 预计2021年全年总收入将在258亿美元至266亿美元之间。
Repatha 现在已为超过 100 万名患者开具处方。Amgen产品销售表,图片来源:Amgen Q2 财报其中,用于治疗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的Prolia受益于20%的销量增长,销售额在第二季度同比增长24%。参考来源:1、Pfizer antes up $345M to settle long-running EpiPen antitrust claims as Viatris case moves ahead2、Pfizer Offers $345 Million to Settle Out of EpiPen Pricing Lawsuit。
迈兰于2020年底与辉瑞的Upjohn部门合并,成立了新公司晖致此时,与PD-1同属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CTLA4、LAG-3、TIGIT、TIM-3、Galectin-9等后起之秀就开始吸引业界关注的目光与各大药企布局,而作为这些靶点之中的LAG-3更是被众多专家看好成为仅次于PD-1的首要靶点,再加上尚未有药物上市的LAG-3市场空白,所以LAG-3也成为了不少药企梦想中的蓝海。此外,默沙东也已经与另一家LAG-3领头Biotech公司Immutep在近些年连续达成合作并就两家的当家产品进行联用,以此来探索在几种不同实体瘤中的疗效,目前联用方案也正在进行Ⅱ期临床试验。在去年,Keytruda销售额更是高居全球药物销售额第二位,其为默沙东带来了143.8亿美元的收入。
面对拥挤的PD-1赛道,不管是已经冲过终点线的,还是正在冲刺的,很多药企都已经选择另辟蹊径,试图找到另一条无人走过抑或是人迹罕至的路。尽管拥有了先发优势,但BMS能顺利成为最终赢家吗?就目前来看,默沙东似乎并不同意,因为默沙东也已经对LAG-3做出了充分布局,在先前的ASCO上,默沙东也公布了LAG-3靶点药物Favezelimab和Keytruda的临床I期数据,公布的数据显示包含了完全响应和部分响应数据。
在这片新开拓的战场中,没有选手愿意从一开始就处于落后。联用PD-1、LAG-3开发大战硝烟并起….此前有分析称在未来几年里,LAG-3将会在除黑色素瘤以外的其他多种肿瘤领域将迎来爆发式的发展,但由于对该靶点的生物学功能知之甚少,加上后期临床结果差异过大,使得LAG-3丧失了早期发展的机会。由此不难看出,信达生物希望通过多轮驱动的方式来确保该靶点万无一失。另一方面,LAG-3可作为T细胞的负调控因子,当在激活CD8阳性T细胞上表达的LAG-3与MHC II类分子结合的同时,T细胞受体(TCR)会与APC上的MHC Ⅰ类分子结合,LAG-3结合停止钙信号传导,从而导致细胞因子生成减少和免疫应答下降。
换句话来说,PD-1不仅成就了默沙东、BMS(百时美施贵宝)等一众老牌MNC,也吸引了无数想要逆袭的后来者。通过这种方式,LAG-3以与CTLA-4和PD-1相似的方式负反馈调节T细胞的细胞增殖、激活和稳态,而这一机制对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可以起到重要作用。PD-1开发状况如同下饺子,面对这样的局面,估计大多数药企和PD-1的故事还没开始,就有可能结束了。说起LAG-3的临床开发又不得不提一句PD-1,对于大多数实体瘤患者来说,PD-1药物只对20%-30%的患者有效,在这些应答的患者中,后续仍会有10%-15%的患者出现耐药,因此,将PD-1药物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已成为提高肿瘤免疫疗法临床疗效的主流策略。
而BMS这一临床Ⅲ期试验的成功,无疑又给LAG-3药物的成功开发打了一剂强心针。那么,随着越多越多的药企入场,继PD-1之后,顶着光环的LAG-3能满足业界期待吗?LAG-3的前世今生LAG3(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又称为CD223)是一种免疫检查点受体蛋白, 主要表达在活化的T细胞、NK细胞、B细胞和浆细胞树突细胞。
在国内,PD-1的竞争更是一片红海,据西南证券统计,全球154个PD-1药物有85个是由中国企业研发或合作开发,占比达到55%。它是免疫球蛋白家族中一个重要的负性共刺激分子,表达于细胞毒性T细胞和Treg细胞,目前LAG-3靶点距离首次被发现也走过了三十多年的时间。
图为LAG-3结构图,来自参考文献【1】LAG-3有两种不同的作用机制:首先是LAG-3可作为抗原递呈细胞(APC)激活剂,通过与APC表面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II类分子(MHC II)相结合,能够激活APC,这会导致细胞毒性CD8阳性T细胞数量的增加和激活,通过这一机制LAG-3能够增强对癌症抗原的免疫反应。下一个PD-1?LAG-3引发BMS、默沙东、恒瑞、信达等药企布局大战 2021-07-20 11:56 · angus 继PD-1之后,顶着光环的LAG-3能满足业界期待吗? PD-1——作为在近几年来在医药圈最高频最热门的靶点,造就了Opdivo,Keytruda等一众席卷全球的重磅炸弹类药物。尽管存在着一定的不确定性,但基于LAG-3的巨大潜力,国内药企的积极性丝毫没有受到影响,反而愈加火热。由此可见,BMS在前,默沙东和Immutep在后,在一段时间内LAG-3药物的开发会呈现三足鼎立之势,BMS临床开发进展最快,默沙东适应症布局最广,Immutep技术最为成熟,谁能利用好现有优势并做到扬长避短,谁就有可能引领将来有可能发生的LAG-3革命。数据显示当前国内已有10个LAG-3新药在研,包括6款单抗、3款双抗以及1款非抗体融合蛋白。图为PD-1/ PD-L1联合用药方案分析,来自兴业证券因此,已经成功开发出PD-1药物的公司无疑掌握了先手优势,在Opdivo被Keytruda全面压制的局面下,BMS在对LAG-3的布局上目前领先了自己的老对手默沙东一个身位。
参考文献:【1】LAG-3: from molecular functions to clinical applications,Takumi Maruhashi , Daisuke Sugiura , Il-mi Okazaki , Taku Okazaki, doi:10.1136/ jitc-2020-001014;【2】A bright future for LAG-3? Top analysts see an arms race in the making, but drugmakers need a biology breakthrough, Kyle Blankenship, Endpoints News.。就科学角度而言,LAG-3的发现与崛起为肿瘤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相信在经过更多研究之后,越来越多的未知领域将会被揭晓,而随着科学进程的推进,也许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入局者,LAG-3会成为下一个PD-1吗,这个问题仁者见仁,但相信不管是业界还是资本,都不会希望LAG-3又陷入中国式内卷漩涡。
而目前针对LAG-3的临床开发进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这句话。最典型的就是信达生物,其同时布局了LAG-3单抗和双抗(PD-L1/LAG-3),此前信达就宣布了LAG-3双抗药物已显示出体外疗效及体内疗效均优于抗LAG-3单抗与抗PD-L1单抗的联合疗法。
而作为看客的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见证谁能在目前处于一片开阔地的LAG-3赛道上胜出,相信时间也会给出答案。尽管有分析指出LAG-3靶点在生物学功能和发挥疗效的具体机制上还存在很多未知点,连研发的药企目前也不知道药物与其配体实际结合的程度。
进展最快的是浙江时迈药业和再鼎医药,当前均进展至临床Ⅱ期,前者为LAG-3单抗,而后者为PD-1/LAG-3双抗,除此之外,信达、恒瑞、科伦博泰也布局了该靶点。免疫治疗时代,大家都希望找到下一个吸金靶点。除了BMS和默沙东,Immutep公司也在精心布局LAG-3这一靶点多年后迎来了收获期,通过与默沙东、辉瑞、诺华等跨国公司合作与自身积极研发,目前Immutep已经拥有多款进入临床试验的LAG-3药物,其中Eftilagimod Alpha已经进入了临床Ⅱ期。在今年3月,BMS宣布该公司的抗LAG-3抗体药物Relatlimab与Opdivo联用后在治疗转移性或不可切除的黑色素瘤初治患者的Ⅱ/Ⅲ期临床试验中,与Opdivo单药相比,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为10.12个月,远远超过单药的4.63个月,这一良好的临床数据也让BMS一举成为了首个完成LAG-3药物Ⅲ期临床试验的公司。
国内PD-1单抗获批上市6个,申请上市3个,处于Ⅲ期临床阶段7个,预计未来 2-3年国内上市的PD-1单抗将达到15个,面对在如此内卷的局面,国内企业将如何寻求破局,也将备受期待。由于LAG-3和PD-1在机制上具有互补性,因此LAG-3抑制剂变得备受关注。
国内信达、恒瑞、再鼎等先后入局 未来谁主沉浮?国外的LAG-3药物开发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国内各大药企当然不会选择故步自封进展最快的是浙江时迈药业和再鼎医药,当前均进展至临床Ⅱ期,前者为LAG-3单抗,而后者为PD-1/LAG-3双抗,除此之外,信达、恒瑞、科伦博泰也布局了该靶点。
在今年3月,BMS宣布该公司的抗LAG-3抗体药物Relatlimab与Opdivo联用后在治疗转移性或不可切除的黑色素瘤初治患者的Ⅱ/Ⅲ期临床试验中,与Opdivo单药相比,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为10.12个月,远远超过单药的4.63个月,这一良好的临床数据也让BMS一举成为了首个完成LAG-3药物Ⅲ期临床试验的公司。尽管有分析指出LAG-3靶点在生物学功能和发挥疗效的具体机制上还存在很多未知点,连研发的药企目前也不知道药物与其配体实际结合的程度。
在这片新开拓的战场中,没有选手愿意从一开始就处于落后。图为PD-1/ PD-L1联合用药方案分析,来自兴业证券因此,已经成功开发出PD-1药物的公司无疑掌握了先手优势,在Opdivo被Keytruda全面压制的局面下,BMS在对LAG-3的布局上目前领先了自己的老对手默沙东一个身位。联用PD-1、LAG-3开发大战硝烟并起….此前有分析称在未来几年里,LAG-3将会在除黑色素瘤以外的其他多种肿瘤领域将迎来爆发式的发展,但由于对该靶点的生物学功能知之甚少,加上后期临床结果差异过大,使得LAG-3丧失了早期发展的机会。参考文献:【1】LAG-3: from molecular functions to clinical applications,Takumi Maruhashi , Daisuke Sugiura , Il-mi Okazaki , Taku Okazaki, doi:10.1136/ jitc-2020-001014;【2】A bright future for LAG-3? Top analysts see an arms race in the making, but drugmakers need a biology breakthrough, Kyle Blankenship, Endpoints News.。
数据显示当前国内已有10个LAG-3新药在研,包括6款单抗、3款双抗以及1款非抗体融合蛋白。下一个PD-1?LAG-3引发BMS、默沙东、恒瑞、信达等药企布局大战 2021-07-20 11:56 · angus 继PD-1之后,顶着光环的LAG-3能满足业界期待吗? PD-1——作为在近几年来在医药圈最高频最热门的靶点,造就了Opdivo,Keytruda等一众席卷全球的重磅炸弹类药物。
通过这种方式,LAG-3以与CTLA-4和PD-1相似的方式负反馈调节T细胞的细胞增殖、激活和稳态,而这一机制对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可以起到重要作用。那么,随着越多越多的药企入场,继PD-1之后,顶着光环的LAG-3能满足业界期待吗?LAG-3的前世今生LAG3(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又称为CD223)是一种免疫检查点受体蛋白, 主要表达在活化的T细胞、NK细胞、B细胞和浆细胞树突细胞。
就科学角度而言,LAG-3的发现与崛起为肿瘤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相信在经过更多研究之后,越来越多的未知领域将会被揭晓,而随着科学进程的推进,也许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入局者,LAG-3会成为下一个PD-1吗,这个问题仁者见仁,但相信不管是业界还是资本,都不会希望LAG-3又陷入中国式内卷漩涡。除了BMS和默沙东,Immutep公司也在精心布局LAG-3这一靶点多年后迎来了收获期,通过与默沙东、辉瑞、诺华等跨国公司合作与自身积极研发,目前Immutep已经拥有多款进入临床试验的LAG-3药物,其中Eftilagimod Alpha已经进入了临床Ⅱ期。